近日,《中国化工报》以《奋力书写“化工报国”厚重答卷——沈阳化工大学毕业生扎根化工生产一线扫描》为题专题报道我校胸怀“化工报国”志愿的毕业生扎根化工生产一线情况。
奋力书写“化工报国”厚重答卷——沈阳化工大学毕业生扎根化工生产一线扫描
7月4日,在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器轰鸣的车间里、研发中心的灯光下、巨大的装置设备旁,几名毕业于沈阳化工大学(以下简称沈化大)的学子正专心致志、紧张忙碌,奋战在生产一线,用高扬的奋斗精神书写“化工报国”的厚重答卷。
这只是沈化大毕业生扎根化工一线的缩影。1952年,该校成立时,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从建校那天起,沈化大便承载着国家工业布局和化学工业兴起与发展的使命,为国家培养紧缺的化工人才。如今,越来越多的沈化大毕业生投身石化产业,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奋发图强。
截至目前,沈化大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化工人才。他们中,“有三剂”报国先天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分子专业毕业生刘宽胜;有“剂燃强国伟业”、参研参试探月工程的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韩国库;有“特质生命之管”国产宇航服特质胶管研发专家的高分子专业毕业生董桂芬;有“首创压缩破垄断”、让乙烯工业拥有“中国心”的过程控制专业毕业生姜妍。
2009年,我国首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腹地落户。沈化大42名毕业生来到这里创业,一呆就是25年,在黄沙中支撑起绿色能源保供的重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无悔的青春。
长久以来,渤化集团氯乙烯VCM装置关键设备裂解炉存在运行周期短、检修费用高等技术难题。沈化大化学工艺专业毕业生武春雷将15万个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分析,经过反复实验,将裂解炉的运行周期由3个月提高到13个月,创下渤化集团节能纪录。23年来,武春雷主持完成了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攻关等工作,成长为渤化集团副总工程师、研究总院院长,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此外,沈化大还为卫星化学、渭南化工、格林美等20多家企业输送了大量能源化工、煤化工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奋斗者,正青春,进入新时代,一批批胸怀“化工报国”志愿的沈化大学子正走出校门,奔赴祖国各地,扎根各个领域,接续奋斗,谱写新时代创业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