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以“德体共育,立德树人”为主题的课程思政午间工作坊活动在体育馆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期工作坊由教务处主办、体育部承办,5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由体育部副主任刘学鹏主持,孟凡卓、薛童仁两位教师先后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交流分享。
坊间,刘学鹏着重强调了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引导作用。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以更加开阔的学科视野,充分发掘和运用体育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体育不仅能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团队意识、拼搏精神、抗挫能力和规则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孟凡卓以《大学体育-足球》课程为例,从精神、行为、制度、物质四个层面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将团队合作、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爱国情怀、公平正义等融入其中,并以故事案例讲授、情景模拟、合作学习、实践教学、在线教学等方式作为实施路径,将德育思想扎根于学生心田。薛童仁从辩证角度将两者关系进行全面阐述,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践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他从运动专项的思政教育资源展开剖析,提出体育精神具象化、体育教材体系化、体育文化外显化建设等建议,将体育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构建“德体共育”新模式。
教务处副处长姚慧对“德体共育”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体育教师们继续凝练学科特色,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体育部主任杜大勇表示,学校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体育学科中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在实施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育体和育心,更要把育人贯穿于教学始终。“以体育德”作为核心,“德体并进”为主线,“德体融合”为目标,努力构建“德体共育”新模式,进而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