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 2024-10-14
学校举行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
> 2024-08-19
我校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联合发表文章
> 2024-07-13
理学院稀土化学及应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团队在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期刊发表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应用综述文章
> 2024-05-06
沈阳化工大学许光文教授团队:破解绿色甲醇/航油合成技术链中生物质气化焦油难题
> 2024-01-24
磁性MOF孔径限域离子液体亚纳米结构催化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2024-01-05
我校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鹏博士与中科院过程所苏发兵研究员团队在CO2甲烷化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 2023-12-18
应用生物学研究所首次利用PROTAC技术靶向BRD4-NUT融合蛋白治疗中线癌
> 2023-12-18
功能分子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新型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发现
> 2023-11-21
《CEll》子刊 | 克服全球巨噬细胞药物转染难题
> 2023-10-19
学科前沿|沈阳化工大学功能分子研究所在农用杀螨剂 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我校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联合发表文章

2024/08/19 19:40:59

一氧化碳(CO)广泛存在于汽车尾气和钢铁行业烧结烟气等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排放尾气中,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铂(Pt)基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来消除CO,但仍然存在负载量较高、低温活性不够好等问题。为了满足未来更严格的排放法规,迫切需要开发廉价低温CO氧化催化剂。

近期,我校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单位在CO氧化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COPt基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两种反应机理:Mars-van Krevelen(MvK)机理和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通常MvK机理通过表面晶格氧物种的活化发生在可还原的金属氧化物载体上,L-H机理则是通过共吸附的CO和分子O2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然而,由于CO在Pt表面的强吸附活化氧气(O2变得困难,使O2活化成为制约L-H机制发生的关键步骤。引入第二可还原金属或增加氧空位(Ov)含量促进O2活化的有效办法,但可导致催化剂失活。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将Pt单原子和Pt纳米颗粒共同锚定在H2还原的TiO2TiO2-R)上,使得Pt单原子被Ti包围,表现为具有Pt-Ti金属间单原子合金(ISAA)独特结构Pt总体负载量仅为0.15 wt%。报道的同类Pt基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CO氧化活性大幅度提高通过实验结合理论计算,发现Pt纳米颗粒和孤立的Pt原子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有效削弱CO和O2的竞争吸附,可同时活化分子氧和表面晶格氧,使得两种反应机理在单一Pt金属上同时发生。该工作对于设计开发高效廉价的低温尾气净化Pt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 15, 682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790-3)。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博士研究生张腾飞和我校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鹏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过程所为第一完成单位,沈阳化工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所苏发兵研究员为责任通讯作者。

1. 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机理示意图(左)和CO催化氧化性能对比(右)

 

版权所有(C)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 邮编:110142